「道藩樓」: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政治大學道藩樓位於山上校區,旁鄰百年樓季陶樓,樓名亦取自於人名,乃是了紀念中央政校教育長,同時也是台灣文藝運動先鋒張道藩先生。建築由鋼筋混擬土建造而成,外牆呈白色,屋頂平緩。建築基地面積為686.36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為64000.78平方公尺。1980年之造價為台幣19,887,106元,並於當年開工興建,於1982年竣工啟用,由黃祖權建築師設計,其建築風格乃自現代主義。樓層自地面算起達至四層,做為教室使用,大一新生共同科目之教學大樓,並附地下一層為防空避難室
政治大學道藩樓位於山上校區,介於傳播學院與百年樓之間,旁鄰季陶樓,為環山一道沿途第一棟建築。  


==興建規劃==
於歐陽勛校長任內興建啟用,1980年開工興建,由中華建築師事務所的黃祖權建築師設計,並由升龍營造有限公司承造,1980年之造價為台幣19,887,106元,於1982年竣工啟用 建築基地面積為686.36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為64000.78平方公尺,自地面算起共計四層,並附地下一層。
==建物外觀與用途==
建築由鋼筋混擬土建造而成,外觀呈口字型,白色外牆、屋頂平緩,建築間設有中庭、天橋,其建築風格乃自現代主義 建築供於外國語文學院使用,一至四層為教室之功能,亦為大一新生共同科目之教學大樓,並附地下一層為防空避難室,樓名亦取自於人名,乃是為了紀念中央政校教育長,同時也是台灣文藝運動先鋒的張道藩先生。





於 2025年3月21日 (五) 03:44 的修訂

政治大學道藩樓位於山上校區,介於傳播學院與百年樓之間,旁鄰季陶樓,為環山一道沿途的第一棟建築。

興建規劃

於歐陽勛校長任內興建啟用,1980年開工興建,由中華建築師事務所的黃祖權建築師設計,並由升龍營造有限公司承造,1980年之造價為台幣19,887,106元,於1982年竣工啟用 建築基地面積為686.36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為64000.78平方公尺,自地面算起共計四層,並附地下一層。

建物外觀與用途

建築由鋼筋混擬土建造而成,外觀呈口字型,白色外牆、屋頂平緩,建築間設有中庭、天橋,其建築風格乃自現代主義 建築供於外國語文學院使用,一至四層為教室之功能,亦為大一新生共同科目之教學大樓,並附地下一層為防空避難室,樓名亦取自於人名,乃是為了紀念中央政校教育長,同時也是台灣文藝運動先鋒的張道藩先生。


舊資料

圖檔描述:道藩樓  
拍攝地點:道藩樓  
所有人:國立政治大學  

CC BY-NC 3.0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因政大地勢低窪,且面積不大,往鄰近山坡地尋求發展空間乃必然趨勢。自1977年起積極執行山坡地收購計劃,預購山坡地約80公頃,在台北市都市計畫中原屬保護區等,至1979年始獲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變更,作為第二教學區之用。

外國語文學院師生視為精神堡壘的道藩樓,和旁鄰的百年樓、季陶樓,是山上校區的主體,在1980年代開始漸次聳立於政大山腰。山坡地新校區第一棟四層樓教室道藩樓,於1982年夏竣工,規劃為大一新生共同科目之教學大樓。如同部分山下校區建物,樓名亦取自於人名,乃是為了紀念中央政校教育長,同時也是台灣文藝運動先鋒的張道藩先生。1987年9月,法學院暨研究大樓等22個單位分別搬入季陶樓、百年樓與道藩樓辦公。隨後西洋語文學系等改並成立外語學院,遷入道藩樓,本大樓始撥歸外語學院使用。

參考資源

  • 〈校園建物歷史—座落山腰的道藩樓〉,《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臺北,2007.05),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