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樓」: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3行: 第3行:
集英樓位於山下校區西校門邊,面對[[資訊大樓]],正面右側為[[新聞館]],後方和人仁樓、大智樓隔空相望。經緯度為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6%94%BF%E5%A4%A7-%E9%9B%86%E8%8B%B1%E6%A8%93(%E5%8D%97%E6%A8%93%E7%94%9F%E6%B4%BB%E7%BE%8E%E9%A3%9F%E9%A4%A8)/@24.987283,121.5737226,19z/data=!3m1!5s0x3442aa7bc487fa2b:0xe682bf43232b45a7!4m15!1m8!3m7!1s0x3442aa7bd3bf93c7:0xb44086e90f20ec31!2zMTE25Y-w5YyX5biC5paH5bGx5Y2A6ZuG6Iux5qiT!3b1!8m2!3d24.987283!4d121.5743663!16s%2Fg%2F1q5ccdxld!3m5!1s0x3442ab7d7f5537eb:0xd29085528877fb64!8m2!3d24.9872832!4d121.5743662!16s%2Fg%2F11rqn8641k?authuser=0&entry=ttu&g_ep=EgoyMDI1MDMxMi4wIKXMDSoJLDEwMjExNDUzSAFQAw%3D%3D 經度 24.987353502188963, 121.57435557091972]。
集英樓位於山下校區西校門邊,面對[[資訊大樓]],正面右側為[[新聞館]],後方和人仁樓、大智樓隔空相望。經緯度為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6%94%BF%E5%A4%A7-%E9%9B%86%E8%8B%B1%E6%A8%93(%E5%8D%97%E6%A8%93%E7%94%9F%E6%B4%BB%E7%BE%8E%E9%A3%9F%E9%A4%A8)/@24.987283,121.5737226,19z/data=!3m1!5s0x3442aa7bc487fa2b:0xe682bf43232b45a7!4m15!1m8!3m7!1s0x3442aa7bd3bf93c7:0xb44086e90f20ec31!2zMTE25Y-w5YyX5biC5paH5bGx5Y2A6ZuG6Iux5qiT!3b1!8m2!3d24.987283!4d121.5743663!16s%2Fg%2F1q5ccdxld!3m5!1s0x3442ab7d7f5537eb:0xd29085528877fb64!8m2!3d24.9872832!4d121.5743662!16s%2Fg%2F11rqn8641k?authuser=0&entry=ttu&g_ep=EgoyMDI1MDMxMi4wIKXMDSoJLDEwMjExNDUzSAFQAw%3D%3D 經度 24.987353502188963, 121.57435557091972]。


== 結構 ==
==興建==
這棟校舍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地面三層,起造時曾有地下一層作避難室用,但於2021年9月28日通過的建築物室內裝修竣工查驗申請書中記錄 : 「建築物總樓層數為地上3層,地下0層」。基地建築面積4133.42平方公尺,樓地板總面積2612.82平方公尺。<ref name=":1">臺北市工務局,1978年3月26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67使字0875號。</ref><ref name=":2">集英樓平面設計圖</ref>
這棟建築於1976年8月16日,1977年9月22日完工第四任校長[[歐陽勛]]起造校方委託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張昌華建築師設計監造,和成工程有限公司承造商,造價台幣5,233,640元。<ref name=":0">臺北市工務局,1978年3月26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67使字0875號。</ref>材質鋼筋混凝土地面三層基地建築面積4133.42平方尺,地板總面積2612.82平方公尺。<ref name=":1">臺北市工務局,1978年3月26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67使字0875號。</ref><ref name=":2">集英樓平面設計圖</ref>
 
== 興建 ==
開工於1976年8月16日,完於1977年9月22日,起造人是政大復校後第四任校長[[歐陽勛]],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張昌華建築師監造,承造商為和成工程有限公司,造價台幣5,233,640元。<ref name=":3">臺北市工務局,1978年3月26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67使字0875號。</ref>
 
== 用途 ==
 
 
建造的目的,乃續建第二學生餐廳。完工後歷經諸單位使用包括:醫務室、實習法庭、演講廳、餐廳、社團辦室等。1981年消費合作社供銷部設於集英樓2。今2樓為書城,1樓為消費合作社。<ref name=":4">彭明輝,2007年5月20日,〈校園建物歷史—集英樓〉,《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頁128,臺北市</ref>
 
== 裝修 ==
 
2021年9月28日,當時任期校長[[郭明政]]為法定負責人,通過建築物室內裝修竣工查驗申請,裝修變更包含樓地板墊高以及防火區劃的範圍。<ref name=":5">臺北市工務局,2021年9月28日,建築物室內裝修竣工查驗案,編號 : 67使字第4190號</ref>


==沿革==
集英樓起造,原本目的在續建第二學生餐廳。完工之後,本建物曾開過餐廳員工消費福利社、書店、醫務室、實習法庭、演講廳、社團辦公室等。<ref name=":4">彭明輝,2007年5月20日,〈校園建物歷史—集英樓〉,《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頁128,臺北市</ref>消費合作社供銷部一度設於二樓。其後餐廳委外營業結束,消費合作社遷至一樓,二樓改為校園書店,先後交由政大書城和麗文書城經營。2021年隨著憩賢樓拆除、就地改建法學院館;經過整修後,學生餐廳遷至本棟一樓,重新招商;員工消費福利社則遷至風雩樓一樓。<ref name=":5">臺北市工務局,2021年9月28日,建築物室內裝修竣工查驗案,編號 : 67使字第4190號</ref>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於 2025年3月23日 (日) 10:18 的修訂

圖檔描述:集英樓  
拍攝地點:集英樓  
所有人:國立政治大學  

CC BY-NC 3.0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集英樓位於山下校區西校門邊,面對資訊大樓,正面右側為新聞館,後方和人仁樓、大智樓隔空相望。經緯度為 經度 24.987353502188963, 121.57435557091972

興建

這棟建築於1976年8月16日動工,1977年9月22日完工,由第四任校長歐陽勛起造,校方委託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張昌華建築師設計監造,和成工程有限公司承造商,造價台幣5,233,640元。[1]材質為鋼筋混凝土,地面三層,基地建築面積4133.42平方公尺,樓地板總面積2612.82平方公尺。[2][3]

沿革

集英樓起造,原本目的在續建第二學生餐廳。完工之後,本建物曾開過餐廳員工消費福利社、書店、醫務室、實習法庭、演講廳、社團辦公室等。[4]消費合作社供銷部一度設於二樓。其後餐廳委外營業結束,消費合作社遷至一樓,二樓改為校園書店,先後交由政大書城和麗文書城經營。2021年隨著憩賢樓拆除、就地改建法學院館;經過整修後,學生餐廳遷至本棟一樓,重新招商;員工消費福利社則遷至風雩樓一樓。[5]

參考資源

  1. 臺北市工務局,1978年3月26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67使字0875號。
  2. 臺北市工務局,1978年3月26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67使字0875號。
  3. 集英樓平面設計圖
  4. 彭明輝,2007年5月20日,〈校園建物歷史—集英樓〉,《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頁128,臺北市
  5. 臺北市工務局,2021年9月28日,建築物室內裝修竣工查驗案,編號 : 67使字第41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