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紀
年代
民國16年到30年
民國16年
05/20 中央黨務學校創於南京。
06/01 蔣中正先生正式就任本校前身-中央黨務學校校長職務。
11/22 發生南京「一一二二」慘案,是中央黨務學校學生在校期間,所從事的一次護黨救國實際革命行動。
民國17年
02/28 遷校至紅紙廊前江蘇省立法政大學校址。
民國18年
07/27 正式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成為訓政時期政治人才培育的搖籃。
民國21年
07/08 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第一期學生畢業典禮,本期畢業生共235人,均經分派及介紹實際工作。
民國24年
02/28 呈准設置研究部,分行政、法律、經濟、財政、外交、教育等組,與大學部各學系相互配合,研究部主任由程天放先生兼任。
民國27年
09/05 中央政治學校全校遷往重慶,勘定巴縣小溫泉為校址,建築校舍,在工程未竣前,先假仙女洞四川省衛生局等工業職業學校校舍復課。
民國28年
07/31 擬定中央政治學校改組辦法,自本年度起原有大學部及地政、合作兩學院停止招生。視實際之需要,得設各種專修班,招收高中畢業生及相當程度者施以訓練。並設公務員訓練部,辦理高等考試及普通考試初試及格人員訓練。
民國30年
06/16 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恢復招生,暫設法政、外交、經濟等3學系。
民國31年到50年
民國32年
12/01 中央幹部學校本部成立,聘任王政為教務處長,胡軌為訓導處長,施季言為總務處長。
民國35年
08/07 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合併改為大學,隸屬教育部,定名為「國立政治大學」。 由蔣中正先生擔任校長,段鍚朋先生擔任教育長,另設校務委員會。並暫設公務員訓練部、大學部、研究部及專修部。
民國36年
08/01 本校改為大學後採專任校長制,教育部聘任蔣中正先生為名譽校長,並派顧毓琇先生為校長。
民國37年
07/31 本校始分文、法、政治經濟3學院,並設置教育研究所開始招生。
民國38年
06/30 顧毓琇校長因病請辭,教育部任楊希震先生代理校長職務。
12/08 本校教職員3人及學生三百餘人投入軍校,另80餘人亦請編入戰鬥內閣警衛軍,於成都附近之彭山、大邑等地與共軍作戰。旋因大陸淪陷,本校校務亦告停頓。
民國39年
04/09 本校在台校友於圓山飯店舉行大規模的聚會,到會者約五百人,由張金鑑先生擔任主席,會中曾通過籌組校友會及促進在台復校案。
民國43年
06/09 教育部長張其昀先生呈函行政院,略謂「擬先在台恢復設置國立政治大學,以應急需」。此為本校復校之議。
07/03 總統核派張其昀、黃少谷、陶希聖、陳雪屏、余井塘、蔣經國、倪文亞、嚴家淦、徐柏園、張道藩等10位為復校籌備委員,並指定張先生為召集人。在日後籌備會中,決定先恢復研究部,初期設立行政、公民教育、新聞及國際關係等四研究所。
10/20 陳大齊先生奉命為政大代理校長。
民國44年
04/01 奉總統之令,任命陳大齊先生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陳先生原為代理校長, 至此為正式校長。
07/13 大學部新設的教育、政治、新聞、外交和邊政等5個學系,決定共招收新生一百名,各系分配名額以不超過22人為原則。
民國45年
02/29 制定本校校徽,校徽採用中華民國國徽梅花形及國旗之青紅白三色,中央為「政大」二字。
11/26 本校首次召開校務會議。
民國46年
11/13 第144次行政會議決議成立文、法、商三學院。(一)文學院:教育、中文、東語、西語等4系,另增設歷史系。東語系內增設土耳其語文組。(二)法學院:政治、外交、新聞、邊政等4系,另增設法律、財稅兩系。(三)商學院:國貿系,另增設會計統計、銀行兩系。
民國48年
05/20 本校新建四維堂落成,是日於該堂舉行本校成立32週年校慶大會。
08/11 陳大齊校長請辭獲准,並以劉季洪先生為本校繼任校長。
10/31 本校圖書館不再隸屬教務處而獨立設置,以何日章先生為館長,專責其成,並成立圖書館委員會,以協助館務之推進。
民國49年
02/18 本校附設實驗學校正式開學上課,暫設小學部一至五年級及幼稚班各1班,供兒童求學,且為本校教育系所學生實習之所。
05/05 奉教育部令籌設夜間部,並於49學年度招收新生兩班,每班50人,所設科系原則上以應用科學為主。
12/03 本校政冶所高級研究生周道濟,通過教育部考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為依據我國博士學位授與法獲得此項學位之第一人。
民國50年
10/18 第256次行政會議原則通過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自50學年度起改制獨立,分採錄、編目、管理3組,各設主任1人。
民國51年到70年
民國51年
01/04 本校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創辦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與在職訓練,成立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並設規劃委員會委員11人。
民國52年
07/05 本校「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中心」大廈落成典禮,由劉季洪校長主持 ,教育部長黃季陸主持啟鑰儀式 。 並同時開始辦理「財務行政及成本控制講習會」「審計人員儲備訓練班 」及「財務人員研習會」。
民國53年
奉准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與學系分別建制研究所。
09/30 實習廣播電台成立,開始播音。
民國54年
11/11 本校以名譽法學博士學位授予美國霍金斯大學教授林白樂先生,以表揚他對我國政治制度及國父政治學說研究闡揚的卓越貢獻。典禮在本校公企中心舉行,觀禮貴賓共二百餘人。
民國56年
教育部為推動因應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之政策,鼓勵國立大學成立與中學教育相關的學系。為此,本校奉准於該年成立「歷史學系」。
民國58年
中國文學系大學部增為雙班,並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02/28 本校召開第27次校務會議,決定將文學院改為文理學院,自59學年度起實施,並決先設數學系和心理系。
08月 以培育哲學人才並致力人文傳承為創系宗旨成立哲學系。
民國59年
03/01 本校法律系師生創辦之「法律服務社」,正式為社會服務,由劉清波傲授擔任主任。
05/20 新建成之東亞研究所大樓,在萬壽路所址舉行落成典禮。
08/30 設立語言實驗中心,提供全校學生加強語言訓練之用。規定一年級新生必須修習英語實習課,每週2小時。
民國62年
03/29 本校首次舉辦「指南山下」園遊會,由學生活動中心與學生代聯合共同策劃。
10/31 劉季洪校長經總統提名出任考試院第五屆副院長,校長之職由李元簇博士繼任。
民國63年
10/19 本校新建游泳池啟用,舉行首屆游泳比賽,外文系李浩文於男子蝶式100公尺項目、企管系王貴英於女子200公尺自由式項目,雙破全國大專院校紀錄。
民國65年
成立歷史研究所,以中國近現代史、近代中外關係史等領域為研究重心,研究所成立初期僅設碩士班。
06/01 中正圖書館新建工程土木部分開標,館區總面積4,356建坪,落成後為全國最大之大學圖書館。
民國66年
04/19 李元簇校長出任教育部長並為行政院政務委員。
05/02 前任校長李元簇與新任校長歐陽勛舉行交接典禮,教育部派政務次長朱匯森前來監交。全校教職員生並舉行迎新送舊茶會。
09/09 空中行政專科補習學校在中華電視台舉行開學典禮。
09/15 中正圖書館佈置就緒,正式開放。
民國67年
12/16 美國政府宣布與中共建交,全校師生聞訊,對卡特總統之背信負義,同深憤慨。學生代聯會發表效忠政府宣言,並張貼海報,發起自強救國捐款及簽名運動。
民國68年
08/01 本校電子計算機中心改制正式成立。
民國71年到90年
民國72年
12/19 紀念川西抗匪戰役殉難校友,本校精神堡壘落成典禮。
民國74年
04/10 本校在台復校研究所第一屆校友為畢業30年舉行聯誼會。
民國75年
08/01 歐陽勛校長任期屆滿卸任,原教務長陳治世博士奉令接任校長,於當日舉行交接典禮,由教育部次長阮大年監交。
民國76年
歷史研究所成立博士班,研究領域擴及台灣史、中國政制史。
民國77年
12/31 藝文中心落成啟用,設有各社團以及各項藝文活動專屬活動場地。
民國78年
06/30 「外國語言實驗中心」更名為「語言視聽教育中心」,以承擔各種外國語言及華語視聽教育任務。
08/01 成立外語學院及傳播學院,首任院長分別為金陵教授及閻沁恆教授。
12/31 「有限責任國立政治大學員工消費合作社」成立。(現已易名為「國立政治大學員工消費合作社」)
民國79年
05/20 行政大樓落成典禮,由張京育校長、陳前校長治世及校友會代表金克和先生共同剪綵。
08月 哲學系增設碩士班。
08/01 奉教育部核准設立勞工研究所。
12/31 傳播學院院館落成啟用典禮,請陳立夫先生、黃少谷先生、張京育校長及閻沁恆院長共同剪綵。
民國81年
05/17 舉辦65週年校慶園遊會,新建校門落成儀式9時30分舉行,由張京育校長暨李鍾桂主任共同剪綵。
06/13 政大之聲實習廣播電台復播。
08/01 附設空中行政專科進修補習學校移併國立空中大學。
10/21 語視中心大樓完工。語言視聽教育中心遷移至山上校區新館。
民國82年
01/31 資訊與教室大樓完工,共增加普通教室27間、研究室10間及電算中心教學、辦公室等空間。
民國83年
政治大學商學院成立「科技管理研究所」。
03/14 張京育校長奉調入閣,由教務長鄭丁旺代理校長職務。
11/01 鄭丁旺教授經選舉當選本校校長佈達。
民國84年
08/01 軍訓室依據本校組織章程改制為一級單位,負責軍訓及護理課程之規畫與教學,必要時並接受校長交辦之學生生活輔導事項,分設兩組。
民國85年
成立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成立之初分為三個領域:圖書資訊學、檔案學與博物館學。
07/01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正式改制納編,成為政大附屬單位之一。
09/30 實行校務基金制度,與第一銀行木柵分行簽約代理運作。
民國87年
科技管理研究所設立博士班,同年,亦成立科技企家班,以增加與實務界交流
12月 由中國文學系與教育系(當時同屬文學院)共同設立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民國88年
08月 哲學系成立博士班。
民國89年
創立國內第一所國立大學的「宗教研究所」,成立碩士班,正式招生。
05/20 社會科學院新建綜合院館落成剪綵典禮。
民國90年
政大商學院於2001年成立理工醫農碩士後MBA組,以擴大招生管道。
06/16 第113次校務會議通過本校教師基本績效評量辦法。
08/01 教育學程中心成立。
08/01 國際事務學院正式成立,由鄭校長、監察院錢院長、本校退休之資深教授朱建民及國際事務學院首任院長李登科教授共同揭牌。
10/02 首屆駐校藝術家林懷民駐校活動至6日止。
11 月 舉辦政大第一屆包種茶節。
民國91年到95年
民國91年
商學院遂於民國91年成立了國內首創的「智慧財產研究所」,以擴大培養智財管理人才,並建構厚實的智財管理研究能量。
04/15 政大全球校友服務網正式上線,校友資料庫同時啟用。
08/01 教育學院正式成立,由秦夢群教授出任院長。
11/25 91年政大駐校藝術家活動「黃春明駐校週」開始至29日止。
12/06 頒贈顧正秋女士本校名譽教授榮銜。
12/31 蘇永欽教授獲教育部第六屆國家講座主持人。
民國92年
02/01 鄭瑞城校長接任「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第三屆理事長。
03/17 駐校藝術家活動-在政大遇見幾米開始至21日止。
04/26 首度舉辦大一新生家長親師茶會。
06/12 六九KV特高壓變電系統供電。
08/01 鄭瑞城校長連任校長就職。
09/29 依據教育部臺高(一)字第 0920145437 號函,成立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班,於 93 學年度開始招生。
12/05 本校獲行政院研考會營造優質英語生活環境特優獎。
12 月 校史網建置完成上線。
民國93年
02/13 鄭瑞城校長當選「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第四屆理事長。
05/03 93政大駐校藝術家活動-醉夢溪畔優人行,進行一週至5月7日止。
05/20 首度發行政大校友證。
08/01 學術研究與合作委員會正式改制為研究發展處,由劉義周教授出任研發長。
08/01 成立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由林月雲教授出任主任。
08/01 外語學院成立外文中心。
08/01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成立。
09/30 山下校園景觀改善工程完工。
11/19 山上精神堡壘周邊景觀工程完工。
11/23 頒授前捷克總統哈維爾先生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1/25 首度開辦四維堂前廣場藝術秀。
民國94年
台灣文學研究所正式招生。
01/01 配合行政院金管會政令即日起學生證不得與金融卡結合。
01/03 公文書橫式書寫推動方案正式上線。
01/18 第二教室更名為「學思樓」。
02/16 校園巡迴公車開始行駛。
03/10 教育部到校進行大學校務評鑑實地訪評。
03/22 駐校藝術家「劉鳳學與新古典的舞蹈世界」活動開幕。
05/20 發行首批校友證親愛精誠卡。
08/01 附屬高級中學開始招生。
08/01 外語學院成立北區大學外文中心。
08 月 推動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成立教學發展中心、職涯發展中心、學習發展中心及學習資源中心(至95年2月陸續完成)。
民國95年
06/09 校史館整修竣工啟用。
06/29 依據教育部臺高(一)字第 0950091717 號函,成立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班,於 96 學年度開始招生。
08/01 吳思華先生接任校長。
09/30 與北市府簽定學術服務交流協議書。
10/01 原住民教育語言研究中心升為校級研究中心。
12/23 與陽明大學、臺北市聯合醫院(市醫)共同簽屬合作交流協議。
民國96年到100年
民國96年
教育部核准設立宗教研究所博士班。
01/01 成立教學發展中心;成立心腦與學習研究中心。
03/01 原住民研究中心升格為校級研究中心;政大網站改版。
05/07 國家交響樂團(NSO)受邀擔任駐校藝術家。
05/18 首屆政大滾山球比賽。
05/19 頒授查良鏞、張忠謀、林懷民先生名譽博士學位。
07/01 開辦首屆夏日學院。
08/01 生命科學研究所揭牌;成立政大出版社。
08/20 舉辦首屆超政大學新生營。
09/01 俄文系更名為「斯拉夫語文學系」,為華人首創。
10/01 與國防醫學院締結教育暨學術研究策略聯盟。
11/01 校長之家整修為心理諮商中心正式啟用。
12/18 楓香步道完工啟用。
民國97年
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
01/01 全新開發的校園Portal網站「 iNCCU」啟用。
01/11 創意學習中心啟用。
02/10 增設華語文教學碩士、博士學位學程及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程。
03/03 學務處增設住宿組及職業生涯發展中心,整併生活輔導組與僑生輔導組為生活事務暨僑生輔導組。
03/27 舉辦政大獻戲元年,本校歌仔戲社融入社區扮仙酬神。
5月 頒授余光中、林南、余英時名譽博士學位。
05/01 屏風表演班李國修受邀擔任第八屆駐校藝術家。
05/16 中山所更名國家發展所。
06/14 商學院頂尖學園啟用。
08/01 設置特聘教授; 國際教育交流中心改制為國際合作事務處;秘書室改制秘書處,增設第三組,職司校友聯繫及募款事宜。
09/22 政大書院啟用。
09/27 校友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校園影像記憶網「茶言觀政」平台啟用。
10/27 自強宿舍區成立山居學習中心,推動學宿合一。
12/01 捐募款專屬網站「捐政網」上線。
民國98年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增設「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是國內圖書資訊學界第一個以遠距教學方式取得碩士學位的在職專班。
04/15 台文所陳芳明所長將手稿全數捐贈圖書館。
04/24 全臺首創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
04/29 與法鼓山合作社立法鼓人文講座。
05/14 白先勇與廖瓊枝獲邀擔任第九屆駐校藝術家。
05/16 舜文大講堂啟用。
05/20 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設立政大門診部;四維堂歡慶50周年。
06/13 頒授曾志朗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07/01 電子公文線上簽核系統正式上線。
08/01 應用物理研究所揭牌;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更名為社會工作研究所;生科所更名神經科學研究所。
09/15 頒授許迺曼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09/24 成立國內首座日本研究中心。
10/15 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揭牌。
民國99年
01/04 校務建言系統上線。
3月 胡武勇、張正傑、楊力州和李啟源獲邀擔任第十屆駐校藝術家,主題為青年愛創作。
5月 商學院通過全球高等商管教育最高榮譽之一的EQUIS認證,為全臺第一所獲此認證大學。
05/18 頒授喬龍慶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
08/01 吳思華校長連任就職。
10/11 與國防大學結盟,深化國防戰略研究。
10/29 頒授殷允芃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11/25 中東與伊斯蘭研究中心成立。
11/26 獲教育部品德教育績優學校表揚。
12/01 歐盟研究中心揭幕。
12/17 國際學生暨學人會館(I-House)落成啟用。
民國100年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成立博士班。
民國101年到105年
民國101年
民國102年
「科技管理研究所」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正式合併,命名為「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民國103年
民國104年
- 12月 文化盃校歌罷唱
民國105年
- 課程精實
民國106年到110年
民國106年
- 9月 校歌修訂案通過
民國107年
- 1月 廢除英文畢業門檻
- 3月 化南新村決議保留
- 5月 雙輔新標準
- 11月 新舊校長交接
民國108年
院所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中國文學系研究部於民國43年在臺復校,並於隔年恢復大學部。中國文學系創立於民國45年,招生大學部新生一班,由高明先生擔任首屆系主任。48年8月,高明先生轉任教務長,系務由熊公哲先生繼掌。49年6月,舉行在台首屆畢業典禮;並配合校方政策招收夜間部學生一班,修業五年,迄民國52停止招生,先後共有四屆畢業生。民國53年奉准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與學系分別建制研究所,由當時系主任熊公哲先生兼代研究所主任。54年熊公哲先生辭兼職,研究所主任由王夢鷗先生兼代。55年,高明先生接任研究所主任。58年大學部增為雙班,並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其時,系主任熊公哲先生任滿,系主任一職由所主任高明先生兼代。
61年,由盧元駿先生接任系主任。64年,系主任盧元駿先生任滿,由劉述先先生接任。其時,所主任高明先生屆齡退休,由盧元駿先生接任。自64年起至民國83年止,劉述先先生、羅宗濤先生、李威熊先生、簡宗梧先生、均曾接掌系務;而研究所主任一職,則分別由盧元駿先生、羅宗濤先生、呂凱先生、簡宗梧先生擔任。
民國83年,系主任簡宗梧先生任滿,系主任改由本系專任教師投票產生,由黃志民先生榮膺首任「票選」系主任,並兼研究所主任。民國84年依本校組織規程,研究所併入學系,不再單獨設置行政主管。86年夏,由董金裕先生接任。89年由朱自力先生接任系主任,92年由王文顏先生接任系主任,95年由林啟屏先生接任系主任,98年由高桂惠先生接任系主任,100年則由高莉芬先生接任,102年由陳逢源先生接任,104年由曾守正先生接任,106年由涂艷秋先生接任,108年由林宏明先生接任。
- 文獻參考
歷史學系
哲學系
本系創立於民國58年8月,以培育哲學人才並致力人文傳承為創系宗旨。創系初期,除充實師資之外,亦努力爭取經費充實圖書設備,使本系隨著學生班級逐年增加,在師資設備的配套方面亦漸趨齊全。民國79年8月,本系增設碩士班,88年8月成立博士班,使本系在哲學教育體系的完整性上,向前邁進一大步。增設碩、博士班之後,本系繼續增聘優秀師資,並由教育部補助成立 「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基礎研究室」,對於本系發展特色的形成俾益良多。民國93年8月,本系延攬載華教授,將研究與教學往科技之人文價值反省去延伸。95年12月,本校適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國立陽明大學,三方共同簽定學術合作協約,欲結合人文科學、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的資源, 達成建立臺灣群醫照護系統的願景。
- 文獻參考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本所成立於民國85年,成立之初分為三個領域:圖書資訊學、檔案學與博物館學。自民國92年易名為「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以促進圖書資訊學與檔案學的教學與研究。本所於民國98年增設「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是國內圖書資訊學界第一個以遠距教學方式取得碩士學位的在職專班,民國100年成立博士班。
本所成立的宗旨在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圖書資訊學與檔案學之高級專業人才,並與其他相關學門領域融合,教學上與各大學合作跨校選課,有助於學生彈性化學習,瞭解圖書館、檔案館事業的發展,掌握多元化的資訊環境,培育數位資訊時代之高科技與人文關懷專才,進而邁入資訊服務的新境界。本所目前重要研究領域涵蓋:圖書資訊學、檔案學、數位圖書館、數位學習、資訊計量學、學術出版與傳播、資訊行為等。
- 文獻參考
宗教研究所
本校歷來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為主,其中隸屬這些院系的教師,許多人多年來即從事宗教理論與實際的研究。隨著學術風氣的開放、學科整合的需求、以及國內各類宗教團體快速勃興的激盪,這群志趣相同的教師結合校外學者,先於85年3月成立「宗教研究中心」,試圖從哲學、史學、文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角度,進行跨科際宗教研究。 「宗教研究中心」的各項活動,成效顯著,頗獲學界肯定,也引起其他教授與年輕學子對此學域的興趣。有鑑於國內宗教學術水平亟待提升,複雜的宗教現象需要詮釋釐清,更重要者,則為積極培育年輕的宗教學術人才,文學院遂於民國87年向教育部提出申請成立「宗教研究所碩士班」。88年教育部核准設立,文學院隨即積極著手規劃,於民國89年正式招生,成為國內第一所國立大學的「宗教研究所」。 本所於89學年度正式奉准成立碩士班以來,積極發展宗教學術教育。為顧及未來宗教學術發展之需,以培養高級的宗教研究人才,在跨學科與跨宗教傳統的訓練之下,使宗教研究成為具有深度的專業學門,實有必要成立博士班課程,故本所於94年向教育部提出申請成立「宗教研究所博士班」,96年教育部核准設立,本所隨即著手準備,於96學年度正式招收宗教研究所博士班第一屆學生。
- 文獻參考
台灣史研究所
本所依據教育部 92 年 9 月 29 日教育部臺高(一)字第 0920145437 號函,成立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班,於 93 學年度開始招生。
本所依據教育部 95 年 6 月 29 日教育部臺高(一)字第 0950091717 號函,成立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班,於 96 學年度開始招生。
直至 101 學年度第一學期,本所碩士生共計 55 名,博士生共計 27 名。
- 文獻參考
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化發展的趨勢,往往能夠反映國家的實力與智慧。構成台灣文化最基本的思考之一,當推台灣文學這門學術領域。台灣文學研究的推廣,既可開發、探索台灣固有的文化傳統,也可建立台灣在國際文化中的鮮明性格。 伴隨知識經濟的到來,全國的教育政策也開始進行調整。長期以來,台灣教育政策過於忽視台灣歷史、文學、語言、文化等方面的訓練。近幾年來,我國對於本土文化的教育品質,已受到注意而加強改造提昇。台灣文學研究所的設立,乃是呼應教育政策的重大調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於民國90年向教育部提出申請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92年教育部准允設立,隨即著手積極規劃,並於民國94年正式招生,97年並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 文獻參考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理學院
應用數學系
心理學系
資訊科學系
神經科學研究所
應用物理研究所
數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資訊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
數位內容與科技學士學位學程
社群網路與人智計算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系
社會學系
財政學系
公共行政學系
地政學系
經濟學系
民族學系
國家發展研究所
勞工研究所
社會工作研究所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
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法學院
法律學系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商學院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創立於民國47年,是國內商管教育重鎮,目前擁有八個系所及一個獨立所,三個專業MBA學程,和十六個院級整合研究中心。本院旨在培育學術研究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領導人才,秉持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育理念,致力經營融合中外智慧與傳統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研究與服務上多方創新。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提供融合東西方智慧傳統的課程學習環境,並培育多元學生族群成為具備國際視野、創新活力、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的未來領導人;持續提供具有在地特色的卓越知識,貢獻全球學術社群;並提供卓越商管專業以服務企業與政府。
金融學系
金融學系原名銀行學系,於民國四十七年設立,為國內各大學中最早培育金融專業人才之系所,成立至今有畢業校友二千餘人,服務於金融業者約占三分之一,其中多人擔任銀行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另有十餘人分別在國內外大學任教,而在政府或企業機構擔任高級主管者亦為數頗多,本系培育之人才,廣為社會重用。
本系以培育金融專業人才為宗旨,課程內容理論與實務並重。大學部除一般基本課程之外,專業課程包括經濟理論、金融理論、金融制度與市場、金融機構之經營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等;碩士班課程則有財務經濟、財務工程及創新、銀行理論、貨幣理論與政策、銀行經營與風險管理及選擇權等。
本系自八十五年起改名金融系,自八十四年八月開始,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班併入本系,並於八十八學年增設博士班,以培養金融高級研究人才。
- 文獻參考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成立之宗旨在因應國家經濟發展之需要,培育政府機構及工商企業高級國貿決策、國際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及提昇國際商學領域學術研究水準。國貿系於2008、2009通過英國金融時報評比商管碩士學程全球第47名、全國第一名的殊榮。本系的課程隨著工商業的需求,加以調整,期望能訓練出在各個領域都有卓越貢獻的高階國際經營管理人才。目前系上設立有三個研究中心:國際經貿政策研究中心、國際經貿組織及法律研究中心,以及商業經濟理論及數量方法研究中心。
國貿系之教學目標,在於培養企業高階管理者、經貿領域學術與政策研究人才以及政府經貿部門高階幕僚人才。本系老師老師不僅學術研究成果斐然,更屢獲全校及商學院評選為教學優良教師之殊榮。在課程設計上,除了行銷管理、策略管理、財務管理等企業內部管理領域課程之外,也提供較為宏觀的課程訓練,讓學生們接觸如國際貿易法、產業經濟、貿易與投資等與企業外部環境變化緊密相關的課程。
目前本系碩士班每年約有50%的學生獲選出國交換。此外,本系系友會成立以來照顧學弟妹不遺餘力,不但每年提供獎助學金,而且提供許多暑期實習機會。本系最近亦積極配合經濟部國貿局推展學生海外實習計畫,暑期選送學生前往新興市場企業實習,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及實務經驗之國際企業經營與國際貿易人才。
會計學系
會計學系成立於民國47年,原名會計統計學系,於民國55年分設為會計學系及統計學系;進而於民國58年與民國80年,分別首創國內第一個會計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另在教育部多元入學方案的引導及吸納更多的優秀學生的考量下,本系於91學年度起辦理申請入學方案。碩士班自92學年度起設立稅務組,並自93學年度起與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共同設立法律與會計碩士學程。
會計系教學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理論課程由學養兼備的專兼任師資傳授,實務課程則多由著名會計師事務所選派具豐富實務經驗的老師來校授課。教授們平時不僅投入心血致力於教學及研究,並積極參與相關政策之制訂;大學部課程包括專業必修,共同必修以及依據學生個人興趣選修的學分,培養本系學生具有成本控制與管理、財務分析與管理、策略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專長,以增加本系學生未來於升學與就業上的競爭力
政治大學會計學系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成立宗旨,隨時因應環境調整課程,期使學生所學能符合當前國家社會之需要。
統計學系
統計學系成立於民國47年,其前身為會計統計學系。為因應市場對統計人才的需求,於民國55年獨立為一學系,並隸屬於商學院;爾後在民國57年率先創設國內統計研究所碩士班;至民國77年更進一步成立統計研究所博士班,成為國內最早具有完整統計教育的學系。
本系的教學目標著重於理論與實務應用的統合,各門專業應用課程除介紹方法論外,均以統計軟體與程式語言的應用與操作為訓練方向,以期培養學生具備獨立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統計系擁有全國最完整之統計教育學制(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更有規劃完善的統計諮詢室與電訪教室供學生實習之用。教學著重於統計教育之基礎訓練及在實務上的應用、教學設備齊全、選課富彈性且自由,以及師生溝通管道暢通等,均為本系之特色。
企業管理學系
資訊管理學系
財務管理學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國際經營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BA)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外國語文學院
英國語文學系
阿拉伯語文學系
斯拉夫語文學系
日本語文學系
韓國語文學系
土耳其語文學系
歐洲語文學系
語言學研究所
外文中心
英語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中東與中亞研究碩士學位學程
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士學位學程
傳播學院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成立於1989年,設有大學部、研究部、博士班、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英語授課)、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及碩士在職專班。
本院師資陣容堅強,現有專任教師47位,多畢業於歐美著名大學。且教師研究著作傑出,自科技部(含國科會時期)有「傳播學門」傑出研究獎以來,共頒6位傳播學門的傑出研究獎,6位傑出獎得主均為本學院教師。本院出版的專業期刊當中《新聞學研究》更獲選為TSSCI期刊、科技部「學術研究優良期刊」、國家圖書館頒最具影響力人文社會期刊傳播類第一名。
本院為台灣歷史最悠久之新聞傳播教育學府,也是遠東地區知名的傳播教育重鎮。創先實施學程制,課程紮實創新。並設置資訊與媒體整合實驗中心,下設政大之聲實習廣播電台、影音實驗室、劇場、研究導向實驗室、靜態攝影實驗室、新聞實驗室、基礎數位實驗室、網路媒體及寫作實驗室、數位圖像與出版實驗室、2D3D繪圖教室等教學實驗單位,除統籌規畫管理各項設備資源,並配合本院教學需求,開設教學工作坊,並實施學生助理制,結合實驗課程,貫徹「理論與實務並重」,並強調「從做中學」的精神。
本院設有傳播研究暨發展中心,統籌研究相關事宜,並辦理與國外大學交換學生事務。另設國際交流中心統籌與國際同業交流業務,已與美國、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國際著名傳播學府有學術合作協定。
- 文獻參考
新聞學系
本系創立至今已逾80年,在國內新聞傳播科系中向居領導地位。
民國24年,本校前身之中央政治學校成立新聞系。此後至民國38年政府遷台為止,時值國家長期動盪,本系學生及系友紛以行動表達對國家的支持,並創辦實習刊物《中外月刊》,其活潑多樣且具國際視野之內容廣受各界注目。馬星野先生亦於此時期填詞創作了本系系歌,揭櫫新聞工作者「燃起人心正義火,高鳴世界自由鐘」之崇高理想,因而造就眾多國內新聞史之知名人物,如中國第一位女記者徐鍾珮女士、新聞教育家王洪鈞先生、傳播研究領航者徐佳士先生等。
民國43年,政大於現址復校,同年新聞研究所與其他三所招生,由曾虛白先生出任所主任(即所長),隔年恢復大學部,由時任新生報社長之謝然之先生兼掌系務。當時正逢國內政局困頓、物資窘迫之際,高等教育人才之培育備極艱辛,學子皆在篳路藍縷環境中求學,卻也因而培育出堅忍不拔、奮發上進的中堅世代,如前新聞所所長李瞻先生、曾任多家媒體負責人之石永貴先生、本校傳播學院前院長潘家慶教授、本系前系主任賴光臨先生、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先生等,皆曾對媒體發展與新聞教育卓有貢獻。
民國50年代初興建了當時足以傲視群倫的新聞館大樓,兼具完善設備與優良師資,因此締造出國內新聞教育的黃金年代。此時期的新聞人不僅以學識豐富見長,更在許多運動競賽中拔得頭籌,充分展現了媒體人所當具有的充沛精力與多元創意;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已成為本系特色。
民國60年代,國家遭逢退出聯合國之外交劇變,剎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國際政治困境。國內局勢則民情沸騰,上下一片團結之聲,無論是保釣運動、向美使抗議等事件,均可見政大新聞人的身影穿梭其間。
民國70年,耗資千萬添購之攝影棚落成,係當時全東南亞最具規模的教學攝影棚,促成本系多位系友開始跨足於電子媒體領域。此外,本系延攬多位歸國學人任教,如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女士等,皆帶來嶄新且開放之學習視野與精神,隨之成為本系教學傳統主要特色。
自民國77年報禁解除,隨著政治情勢的轉變,以及諸種媒體經營權漸次開放,新聞傳播事業之瑰麗前景吸引眾多青年學子投考本系,當前多位知名新聞工作者均為本系系友,如李四端(39屆)、黃素娟、莊素玉(41屆)、童中白、黃清龍(44屆)、張雅琴、黃晴雯(46屆)、方念華(48屆)、陳若華(49屆)、陶晶瑩(51屆)、鎖彬安(56屆)等皆為此階段之代表。在朝氣蓬勃的新聞媒體中,金字招牌的「政大新聞人」除了提供最深入、完整的專業報導外,更較一般新聞從業者多了一份「民胞物與」的情懷,也就是一份源於政大新聞系長期賦予的社會使命。而在學術研究方面,國內傳播研究之傑出獎項常由以本系教師獲得,足見本系歷來兼備學術研究與專業實務之取向已獲各方肯定。
- 文獻參考
廣告學系
近年來政治民主大為推展,教育水準提高,工商事業發達,各行各業分工愈細,廣告、公共關係相關人才需求愈為殷切;本校從民國六十年代起即著手申請籌設廣告學系,以培養廣告、公共關係之學術與實務人才,經多年的努力,配合傳播教育的發展,於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奉准籌設,次年八月正式招生。碩士班亦於八十六學年度起招生。 為培育優秀廣告人才,本系秉持「知識」為廣告人致勝關鍵的信念。我們相信,在紮實的廣告、行銷、創意與公關等專業訓練背後,更需要良好的博雅教育為基礎。創系二十年來,不斷強化師資,修訂課程,增加設備,尤其本系教學與研究並重、學術與實務合一的發展方針,已為廣告、公共關係教育奠定深厚基礎。值此新世紀來臨之際,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正迎向挑戰,不斷充實廣告教育,訓練在新紀元中最傑出的廣告、行銷、創意與公關實務研究領導人才。
- 文獻參考
廣播電視學系
有鑑於傳播科技的發展與影視專業人才的需求,國立政治大學在民國76年奉教育部核准籌設,而於民國77年正式招生,成為全國大專院校第一個廣播電視學系。
於84學年度起增設碩士班,並於85學年度起正式招生,亦為大專院校第一個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學科領域之人才培育與學術研究發展,因而更上層樓。
傳院新生入學時將先不選擇學系,於三年級時再選擇專業領域分系及主修,本系主要負責之主修學程有:「媒介創新與管理」與「影音企劃與製作」主修學程。同時,碩士班亦自103學年度起,原「新聞學系碩士班」、「廣告學系碩士班」及「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整併為「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在自由選課、適性發展的環境中,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學生將更具競爭力。
為將研究成果分享於學術界與產業界,本系自80年起辦理學術與實務整合之研討會議,自81年7月開始持續編印《廣播與電視》學術期刊至今。
長久以來,廣電系教育教學目標為:「培育具備人文素養、批判思維、創造力與國際觀基礎通識知能,之影音內容創作與管理政策人才。」本系致力於邀聘合格師資、充實硬體設施設備,努力落實教學品質,推動學術研究與活動,使系務紮實發展,教學與研究積極向上提升,精心培養廣播電視與新媒介之內容產製與政策管理人才。
- 文獻參考
碩士在職專班
本班創立於2001年9月,原名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為順應全球化時代與媒體新舊交替的匯流時期,並因應變遷加速的社會與媒體脈動,於2004年9月更名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今日的政大傳播學院碩士EMA班,期望透過傳播領域的整合,建立新聞、廣告、公關、廣電以及數位影音等跨領域的對話平台,並透過媒介訊息、傳播管理、廣告行銷與傳播科技之全方位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昇實務水準。
這裡是來自業界菁英們交流的管道,透過了討論激盪出更多的可能與火花。本班學生來自傳播、公關、廣告、行銷、數位科技、公務學術及產業各領域。其中以新聞人員及公關行銷工作者最多,各佔30%、43%。
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的課程和師資均由本院四系及研究部支援。本院老師有專業、熱誠、豐富經驗,及具啟發性的教學,使得本院EMA課程豐富而多樣,成為國內中高階主管及資深傳媒相關產業人士在傳播新聞領域專精進修的首要選擇。
- 參考文獻
博士班
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程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傳播學院為鼓勵多元學習,增加競爭力,採大一大二不分系招生與修課。大三前依志願申請專業主修,進入新聞系、廣告系、廣播與電視學系以完成學位。 三系各有兩個專業學程,另有實驗學程,讓學生可依個人未來生涯發展,自主規劃自己的學習計畫。學生畢業前須修畢校、院共同必修、專業主修或實驗學程。學生畢業時之學位證書標註之「學系」為其專業主修之學系或學位學程。
- 文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