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慶

出自政大記憶網
於 2024年8月11日 (日) 02:42 由 Pailinch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建立內容為「潘家慶(1935-2022),新聞傳播學者。畢業後留校,曾任新聞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歷任廣播電視系創系主任,政大傳播學院院長。2001年退休,2022年辭世。 1949年隨父母來臺,落腳宜蘭。初中畢業後就讀宜蘭中學,參加大學聯招時本以師範大學教育系為第一志願,未料以第二志願錄取政治大學教育系,成為復校後首(十九)屆大學部學生。…」的新頁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潘家慶(1935-2022),新聞傳播學者。畢業後留校,曾任新聞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歷任廣播電視系創系主任,政大傳播學院院長。2001年退休,2022年辭世。

1949年隨父母來臺,落腳宜蘭。初中畢業後就讀宜蘭中學,參加大學聯招時本以師範大學教育系為第一志願,未料以第二志願錄取政治大學教育系,成為復校後首(十九)屆大學部學生。入學後發現教育系不提供公費,次年轉入新聞系就讀,和石永貴、林秋山、鄭貞銘等人同窗。

1961年預官役退伍,受新聞系主任王洪鈞邀請返回母系擔任助教,負責帶領校園實習報紙《學生新聞》,先後8年。1969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新聞與大眾傳播碩士。1972年取得碩士學位。返校任教之初,正值新聞系重新修訂課程,受系主任徐佳士託付,開設大二「現代文選」新課程,設計課程聚焦於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鼓勵學生討論和思考。1987年教育部核准傳播學院設立廣電系,應聘擔任首屆系主任(1987-1990)。制訂廣電系課程,重大一大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首重培育學生寫作能力,期盼筆下言之有物。在校服務四十年間,教育英才無數,政大前校長鄭瑞城、新聞系前教授陳世敏、藝人陶晶瑩、作家何穎怡等人均曾受教門下。多次獲教學優良獎,1990年榮膺政治大學和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獎。1992年繼閻沁恆之後,擔任政大傳播學院第二任院長(1992-1995)。

2001年自政大退休。退休後一度兼課世新大學。2022年5月15日辭世。

著作/研究

專書

  • 《新聞媒介・社會責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ISBN 9570506075)
  • 《傳播與國家發展》(臺北:國科會,1985年)
  • 《滴水集》(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 《發展中的傳播媒介》(臺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 《媒介理論與現實》(臺北:天下文化,1991年,ISBN 957621128X)
  • 《傳播、媒介與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五南,2004年,ISBN 9571136689)

計畫、研究報告

  • 〈廿一世紀傳播核心課程前程規畫方案成果報告〉(臺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1994年)
  • 〈臺灣地區大眾傳播與議題設定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2年)
  • 〈大陸新聞學的發展與評估〉(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6年)
  • 〈臺灣傳播問題的生產與消費層面 : 消費、閱聽人〉(臺北:政治大學,1995年)
  • 〈臺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臺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86年)
  • 〈國內媒體自我審查及自我評鑑現況調查〉(臺北:新聞評議會,1994年)
  • 〈大陸都會地區之臺灣流行音樂發展現況研究〉(臺北:海基會,1994年)
  • 〈臺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協同王石番、謝瀛春、鄭自隆,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