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館

出自政大記憶網
於 2025年3月11日 (二) 08:02 由 Zys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新聞館興建於1961年,目前是新聞、廣告、廣電三系辦公室與系學會所在地。影像攝於2025年,攝影者:余旻璇
新聞館相對位置之校園平面圖

新聞館簡介

由來

當時國內外青年至校研讀新聞者遽增,新聞產業亦進入大眾傳播階段,因此於民國四十八年倡建新聞館,以為新聞教育實習研究及觀摩中心。[1]

年代

倡建:民國四十八年(1959)

破土興工:民國五十年(1961)三月十日

落成:民國五十年(1961)十二月十二日

落成典禮:民國五十一年(1962)三月九日上午九時

興建與落成

建商與經費

新聞館之建築藍圖,由台北市永立建築事務所設計,其中廣播電台部分並商請中廣公司工程部指導襄助。

經公開招標後,房屋工程由正大營造廠以一百五十六萬元承包;水電工程由聯合工程行以二十萬得標。

總計造價新台幣一百七十六萬元,全部由學校經費中籌撥支付。

新聞館籌建委員會

為便於該館之設計與規劃,特聘請校內外有關人士四十餘人,於民國四十九年九月二日組成「新聞館籌建委員會」[2]

成員 :推舉曾所長虛白為主任委員,謝教授然之為副主任委員,王主任洪鈞為總幹事。受聘委員計有:董顯光、程天放、蕭同茲、陶希聖、胡健忠、程滄波、馬星野、沈劍虹、曹聖芬、王惕吾、王民、余紀忠、鄭品聰、李漢儀、葉明勳、余夢燕、魏景蒙、鄭南渭、夏曉華、李傑、蕭自誠、沈錡、李荊蓀、耿修業、龔弘、黎世芬、周天固、錢震、邵德潤、沈宗琳、邱楠、黃遹霈、陸以正、胡傅厚、羅志淵、酆裕坤、吳康、鄒文海、高明、孫殿柏、葉叢新等四十人。

發動勸捐:五十一年元月十九日假台北婦女之家,舉行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時,通過以全體委員名義,發動勸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館圖書資料及文物器材。 籌建委員會〈捐贈國立政治大學新聞館圖書資料及文物器材發起書〉:「同人等深知,政大新聞館之建立,不僅為亞州各國之創舉,且已獲得國際之重視。確信新聞教育之健全不僅需要新聞事業的密切合作,尤需廣大社會給予充份的支持。因此,謹掬誠發起為政大新聞館捐贈圖書資料、歷史博物及教學器材,希能獲得國內外熱烈響應,則受惠者豈僅政大新聞系,且將為我國未來的新聞事業和社會的永久利益。」

落成典禮

國立政治大學新建新聞館及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訂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三月九日上午九時舉行落成典禮

主持:校長 劉季洪

啟鑰:監察院長 于右任

過程:典禮中將由美國駐華大使莊來德宣讀美國總統甘迺迪至新聞館落成祝詞,劉校長覆函亦將同時宣讀。參加今日盛典的除了該校師生外,將有三百多位中外嘉賓應邀參加。其中包括新聞界人士、美國在華各單位代表、政大校友會、各大專校長、駐華使節、政府有關主管單位、圖書館界人士、中央黨部有關人士以及各報紙電台、電影公司記者等。 典禮分成啟鑰、典禮、攝影、參觀四部分。參觀項目包括新聞照片、中外報刊、革命報紙、新聞自由資料、社會科學資料。 新聞界代表及中央圖書館館長、校友會代表均在典禮中致詞。[3]

美總統甘迺迪先生賀電譯文:

「親愛的劉校長:

貴校新聞館和附設新聞自由研究中心落成,本人謹以最大歡欣致賀意 貴校在

蔣總統創設擘劃下,宏規早立,更因在非共產世界推廣新聞教育居於領導地位而譽滿遠東。

自由新聞事業乃民主政府置度之礎石,亦為人類決心藉自由表達其思想觀念之方式,影響其未來隻象徵。本人深盼貴校新聞教育將為嚮往民主人士之精神泉源,亦為光陽於自由社會之傳播自由,與中國大陸暴政統治下被壓迫的新聞事業一項對比。

貴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誕生報紙,今後復擁有最新之大眾傳播設備,實屬相得益彰。

謹向先生致最大賀意。

約翰•F•甘迺迪」[4]

位置、面積與用途

位置與面積

智仁勇三棟樓旁邊,約位於政大西南角

經緯度:24°59'13.3"N 121°34'27.0"E

面積:約500餘坪

用途

除新聞所、系主任辦公室及新聞館辦公室外,其他建築設施悉供教學研究及實習之用,主要部門有:集會室、學生新聞社、英文「政治前鋒」社、新聞歷史文物室、中外報刊陳列室、民意調查部、攝影部、研究生教室、新聞自由研究室、新聞圖書室、大眾傳播研究室、實習廣播電台。[5]

配合此一三層大廈之落成,新聞所系並擬訂〈新聞館業務計畫大綱〉,業務如下:[6]

1. 出版實習報紙

2. 設立實習廣播電台

3. 民意測驗及社所調查

4. 設置「新聞服務優異獎」制度

5. 舉辦專題座談會及短期講習會

6. 專題研究

7. 蒐集中外報紙及新聞史料,設立中外報紙陳列室及新聞歷史博物室

8. 新聞學術國際合作計畫

9. 攝影教學及影展

舊資料

圖檔描述:新聞館  
拍攝地點:新聞館  
所有人:國立政治大學  

CC BY-NC 3.0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座落智仁勇三棟樓旁邊的新聞館,在政治大學校園一角,與對面高聳的綜合大樓相望。

新聞館當初因新聞系所學生人數遽增,課程日漸專精,極需擴充設備,且為發展新聞學的深度與廣度,於1959年,當時的政校長劉季洪宣布籌建新聞館。於1961年動土興建,同年完工,共花費新台幣一百七十六萬元,立起建地五百餘坪的新聞館,是全校第一座系館。除辦公室外,館內有供教學研究和實習的設備,包含禮堂、圖書室、世界報紙展覽室、暗房、民意測驗中心、新聞歷史文物室、實習廣播電台,由新聞系使用。

落成典禮由劉季洪校長主持,監察院長于右任啟鑰,中外賀電紛至,包括美國總統甘迺迪的賀函。隨著廣告系、廣電系與傳播學院的設立,位於山上校區的傳播學院1990年啟用,電台、圖書室遷出新聞館,加入新聞、廣告、廣電3系學會辦公室,新聞館倒成了傳播學院學生經常聚集的地方,因三系的系學會都在這兒,常有學生在此開會、討論報告,也有人在這聊天、跟狗兒玩。

參考資源

  • 〈校園建物歷史—遲暮風華的新聞館〉,《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臺北,2007.05),第1版
  •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第十一版
  1.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四版
  2.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四版
  3.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六版
  4.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十一版
  5.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四版
  6. 《國立政治大學校刊》第十三期,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