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希樓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志希樓興建於1956年,1957年擴建兩翼,1958年完工。志希樓位於政大山下校區大門口東側,面對果夫樓。影像來源:政大圖書館。
。志希樓原為政大最早的圖書館,圖為志希樓側面。影像來源:政大圖書館。

志希樓,1956年興建,1957年擴建兩翼,1958年完工。原為政大最早的圖書館,目前空間為理學院使用。

志希樓位於政大山下校區大門口東側,隔著噴水池與果夫樓對望。背對商學院院館和研究大樓。經緯度為24.9868570, 121.5761259

1956年動工,分期興建;1957年完成主棟,1958年兩翼擴建完工。建地面積共2,345平方公尺。[1] 這棟建築物為鋼筋混凝土材質,地面二層,由美國僑生赴臺教育基金補助部份建築經費。屋頂木屋架為和小屋屋架,雙斜屋面,屋頂覆蓋文化瓦,外牆為砌磚洗石子牆面。[2] 建物前方庭院花木扶疏,頗有林園之勝。

志希樓名稱,係為紀念本校創校先驅羅家倫(1897-1969)。羅家倫,字志希,浙江紹興人,1927年曾任本校前身中央黨務學校籌備委員、中央政治學校校務委員兼教務副主任,1931年至1934年間擔任政校教務主任。

自1957年落成至1977年的廿年間,均由圖書館使用,少數空間則由教育部與部分系所辦公室借用。1977年中正圖書館落成之後,圖書館遷往新館。遷館後的空間先交由訓導處使用,再交給教師研習中心,部份空間則改為一般教室。

1981年志希樓進行內部整修,1982年整修完工。建物空間轉為教務處和教師研究室使用。1990年行政大樓落成使用,教務處遷往行政大樓四樓。[3] 志希樓交由心理學系與應用數學系使用,1993年資訊科學系設立,和心理、應數系共同成立理學院。1999年志希樓首度進行外觀整修,2003年再應理學院教學需求重新進行內部隔間,由劉同誠建築師設計監造,竣工後全棟撥交理學院管理使用。[4]

志希樓是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最早興建的校舍之一,政治大學向臺北市政府申請列為歷史建築,目前志希樓和果夫樓四維堂同列為文化資產歷史建築。[5]

參考資料

  1. 國立政治大學,1989年,〈第七章 在臺復校初期〉,《政治大學校史稿》,頁25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2. 劉同誠建築師事務所,2005年9月20日,〈志希樓平面圖〉,臺北市工務局建管處,〈使用執照〉。
  3. 彭明輝,2007年,《政治大學校史:1987-1996》,臺北:政治大學。
  4. 政治大學,2003年5月20日,校內流通字號s927000041
  5.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年2月24日,〈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123次會議會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