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洪」: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檔案:劉季洪.png|200px|thumb|right|劉季洪(1903-1989),政大在臺復校第二任校長]]  
[[檔案:劉季洪.png|200px|thumb|right|劉季洪(1903-1989),政大在臺復校第二任校長]]  
 
劉季洪(1903-1989),字季洪,以字行。教育學者,1955年到校。1959年接替陳大齊校長擔任復校第二校長(1959-1973),1973年退休,1989年辭世。
==人物簡介==
 
劉季洪(1903-1989),字季洪,以字行。教育學者,1955年應聘任教教育研究所。1959年接替陳大齊校長擔任政大復校第二校長,1973年自政大退休,1989年辭世。


==生平==
==生平==
第22行: 第19行:


[[category:政大人物]]
[[category:政大人物]]
[[Category:政大教職員]]
[[Category:政大校長]]
[[Category:政大教]]
[[Category:教育學者]]
[[Category:教育學者]]
[[Category:教育系]]
[[Category:教育系]]
[[Category:教育學院]]
[[Category:教育學院]]
[[Category:政大校長]]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時期]]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時期]]

於 2024年8月4日 (日) 05:14 的最新修訂

劉季洪(1903-1989),政大在臺復校第二任校長

劉季洪(1903-1989),字季洪,以字行。教育學者,1955年到校。1959年接替陳大齊校長擔任復校後第二任校長(1959-1973),1973年退休,1989年辭世。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劉季洪,本名鐘,字季洪,筆名寄鴻,以字行。本籍江蘇豐縣。六歲入私塾就讀。1915年高小畢業。次年考取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1921年師範畢業。考入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即北京師範大學前身)。

1925年大學畢業,應聘前往徐州擔任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教師兼訓育主任,並代理教務主任至次年暑假。1926年冬,至北平孔德學校中學部任教兼教務工作。次年五月,任江蘇省政府教育廳督學,先後任職中國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執行委員、指導委員、監察委員等。不久即接掌江蘇省立南京通俗教育館。1929年夏天奉派赴日本考察教育。1930年8月,獲公費赴留學美國,申請進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教育學。一年後獲教育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赴各地參觀教育設施,再轉赴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註冊聽課。以一年時間,遊歷英、法、德、丹麥、義大利等國,進行考察教育行政組織及學校制度等設施。

1933年5月返抵國門,即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任教。1935年6月,接掌省立河南大學校長,接事後即先調整人事,整頓校風,再推展教學研究工作;對學生則採輔導、管理同時並重,因此該大學聲譽日振。1938年夏,因戰事接近,河南大學有遷校之歧議,乃請辭校長。次年3月,到教育部任職,擔任簡任祕書。1942年至1944年,調任社會教育司司長。在部服務期間,兼在中央政治學校教育系授課。1944年7月,接任國立西北大學校長,時當對日抗戰最艱困之際,到職後即盡力設法維持師生生活所需,鼓勵精神的振奮,並積極推展教學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1946年5月,西北大學自陝南遷回西安,同時要積極擴建校舍,皆為繁鉅任務,由於劉氏的周詳擘畫,努力經營,卒使國立西北大學成為一規模完備之最高學府。1947年10月,辭校長職;應國立政治大學(原中央政治學校改隸)之聘,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教育研究所所長及文學院院長。

1949年5月,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攜家渡海避難來臺,先擔任正中書局總編輯;同時應聘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即臺灣師範大學前身)教育系教授,同年秋兼教育系主任。1953年,任正中書局總經理。次年辭職,但仍任編審委員及編審委員會主委,後又被推為正中書局董事長。政大在臺復校,先辦研究所。1955年3月應聘任教教育所。1959年8月,接替陳大齊校長擔任政大復校第二屆校長,針對學校需注意事項,多方著手,主要施政在於擴展學校體制,增強教師陣容,充實教學設備,加強學術合作與推廣教育。

1973年自政大退休。同年8月轉任考試院副院長。1978年9月繼楊亮功之後擔任考試院院長。1984年9月院長任期屆滿,第二次退休,獲聘為總統府資政。1989年元月逝世,享壽86歲。

著作[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主要著作計有:《各國成人教育》、《教育統計學》、《教育生涯漫談》等書,主編中小學教科書多種及著有教育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