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藩
張道藩(1897-1968),字衛之,美術教育者、文藝理論家、黨政人物。1930年代擔任中央政治學校校務主任、教育長。1952年擔任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張道藩生於1897年7月12日,祖籍江蘇南京,生於貴州。1916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19年高中畢業後赴英國,1921年就讀倫敦大學大學院美術部。成為該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留學生。1922年冬在倫敦加入中國國民黨。次年為國民黨倫敦支部負責人。此次來德國旅行,聽說徐悲鴻也在柏林,便急匆匆地前來拜訪這位藝術上的同道。後進英國維多利亞公園學校、克乃佛穆學院、倫敦大學思乃德學院、巴黎最高美術學院深造。
留學期間,張道藩結識陳立夫等人,此後終身與陳氏兄弟保持密切聯繫,並成為國民黨CC派核心人物,長期參與國民黨文宣與黨務系統的運作。歷任廣東省政府秘書,貴州省黨務指導員,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秘書,南京市政府秘書長,1930年先後擔任國立青島大學教務長、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交通部常務次長中央執行委員、內政部常務次長、國民大會選舉事務副總幹事、教育部常務次長、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等職。中央黨務學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之後,歷任校務主任、教育長。1939年轉任中央宣傳部長,海外部長,1948年獲選第一屆立法委員。
1949年赴臺,1950年擔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參與策劃推動國民黨改造工作。陳立夫離臺赴美養雞後,繼任為國民黨CC派領袖。1950年代曾參與創設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兼任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以及《中華日報》董事長。 張道藩雖然身在黨政界,但長期參與文藝活動,和藝文人士來往密切,並長期從事官辦文化教育事業。1932年與葉楚傖等人成立中國文藝社。1934年組織公餘聯歡社話劇團。翌年創辦國立戲劇學校,兼任中央文化事業計畫委員會副主委。1938年於武漢發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後又兼任教育部教科書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電影企業公司董事長,南京市文化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中央訓練團民間藝術訓練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47年組織成立「國際文化合作協會」。
1952年10月當選立法院院長,主持院務近10年。不時支持CC派立委問政,制衡陳誠內閣,多次遭院內團派立委攻訐。1956年4月間奉蔣介石之命,以立法院院長身份訪問日本,並參拜靖國神社。1961年因立法院討論「電力加價案」引發黨政關係緊張,因而引咎辭職。1965年任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會副董事長暨文藝創作獎審議委員會召集人。
1968年6月12日病逝臺北,享年72歲。
著作[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張道藩著有藝術評論《近代歐洲繪畫》、《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三民主義文藝論》等;以及劇本〈再相逢〉、〈密電碼〉、〈留學生之戀〉等作品。晚年,曾出版回憶錄《酸甜苦辣的回味》,過世後,劇本作品輯成《張道藩戲劇集》。文學作品和論述則輯成《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九歌,1999年)。畫作則輯為《張道藩先生畫集》。
軼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946年,張道藩因母親逝世,回鄉料理喪事。他將法籍妻子蘇珊安排住在雲南曲靖(距盤縣120多公里),隻身一人回家。在治喪期間,遍訪親朋好友、地方名宿,聲明不收喪禮,對推辭不掉的親朋喪禮金,在離開時親自造冊,全部捐獻給了學校作教育之用。他母親出殯那天,所過之處路人皆饋贈一人兩個月餅。
晚年,出版回憶錄《酸甜苦辣的回味》,其中一首題畫詩句「紅雲出岫非有意,落葉歸根實有情」,表現對於故鄉的難捨之情。
紀念[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國立政治大學校園有一棟建築物命名為道藩樓,以紀念張道藩對政大的貢獻。目前道藩樓為政大外語學院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