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則堯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圖檔描述:張則堯  
國立政治大學財稅學系(財政學系)教授
個人資料
性別:男
出生:1913年11月,中國江西省餘江縣
逝世:2004年,中華民國臺北市
貫籍:中國江西省餘江縣
學歷
* 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
* 日本明治大學研究院
* 革命實踐研究院十四期別研究院
* 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合作戰聯合作戰研究班第三期經濟組研究院
經歷
* 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組主任
* 江西省農村合作委事掌管理庭科長
*江西省物價管制委員會副主任
*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教授
*中央合作金庫指導科科長
* 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教授兼財政科主任
* 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教授兼主任兼所長
* 財稅人員訓練所所長
* 考試典試委員長
* 財政部顧問
* 行政院台灣北區區域建設委員
* 私立銘傳女子高專財務學教授
* 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教授兼財政科主任
著作
* 《新社會經濟學》(譯);1940年7月;中國合作圖書社
*《合作金融要義》;1946年10月;合作評論社
* 《中國農業經濟問題》;1946年10月;上午印書舘
* 《比較合作社法》;1947年6月;中國經濟書刊社
* 《經濟學原論》;中國經濟書刊社
* 《財政思想史》;1955年4月《財政思想史》;1962年;臺北:三民書局有限
* 《經濟思想史》(譯);1955年6月;臺北三省書店
* 《財政學概要》;1965年;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財政學原理》;1982年10月;三民書局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張則堯(1913年-2004年),字號可皆,人,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稅學系教授兼主任與研究所所長[1],致力於培養財稅人員工作,為財政學者,為財稅界做出貢獻並推動改革稅務制度。

生平

張則堯,字號可皆,1913年11月生於江西省餘江縣。先世經商,生活在小康之家因此得在國内收穫高等教育和出國繼續研究,並分別於1935年在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和1937年6月日本明治大學研究院畢業。[2]


雖然當時主修法律學,但本身對經濟相關頗有興趣,因此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多數都與經濟相關。1937年6月曾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視察並在1938年12月調職為專員負責設計。隨後在1940年2月也被升職成爲該單位主任。直到1942年9月,接任了江西省合作事業管理處科長的工作並在1943年6月同時成爲江西省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負責主演全省合作業務。同年11月也成爲了江西省政府財政專員。


從事了衆多財政與經濟相關服務單位後,決定為財政經濟單位培養更多人才便決定接任教授工作并在1944年擔任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教授。同年10月,張則堯也任職了江西省物價管制委員會副主任負責協辦全省物價管制。隨後在1946年3月,任職社會部合作事業管理局專員並負責局長工作獲得認證并在同年11月加入中央合作金庫指導專科科長負責合作指導。1950年8月期間,也擔任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教授兼財政科主任持續培養人才。1951年8月也進入了革命實踐研究院十四期別修習并在同年9月畢業進入革命實踐研究院豐政幹部聯合作戰研究院。1954年9月,接任了私立東吳大學兼任教授。


1956年1月,回到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合作戰聯合作戰研究班第三期經濟組研究院修習並結業。1957年,續任中國合作事業協會九屆理事。1958年7月受政大校長劉季洪邀請共同創辦並任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教授兼主任。1959年8月,接任私立銘傳女子高專財務學教授。隨後,政治大學財稅所的成立而在1963年9月任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所教授兼所長。期間1968年11月,也擔任行政院台灣北區區域建設委員,1969年7月擔任財政部顧問。1970年1月,卸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所長轉嫁到財稅人員訓練所擔任所長負責訓練工作。[3]其中,也分別在1974年與1975年擔任了中國國民黨第十與十一届中央委員會黨務顧問。直到1981年卸職財稅人員訓練所所長工作。


後來在教學期間被總統任命成爲總多年度的典試委員,分別有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1956年8月)、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與特種考試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典試委員(1958年)、1959年度郵政人員升等級試典試委員、1960年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考試典試委員、國軍退除級官兵試業輔導會研究廳長會委員、1962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第5屆考試院考試委員[4]、考試典試委員長、1974年特種考試第一次河海航行人員考試、1974年特種考試第一次引水人考試、1974年特種考試驗船師考試既63年特種考試漁船船員考試委員長[5]、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1975年第三次河海航行人員考試暨特種考試第二次引水人考試典試委員長、1976年特種考試第三次河海航行人員考試暨特種考試第二次引水人考試典試委員長、1976年特種考試軍法人員考試典試委員長[6]、第六届考試院考試委員(1978年)、1979年特種考試司法行政部調查局調查人員考試典試委員長、1982年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暨國際新聞人員考試典試委員長。

此外,其接任與續任的理事單位也有衆多,分別是中國合作事業農協會理事(1952年9月)並在隔年7月晉升為總理事、中國農村經濟學會第一屆理事與中國合作事業協會第八屆理事(在1955年9月)、中國合作事業協會九屆理事(1957年)、中國財稅研究會二屆帝務理事(1961年)、年度合會儲蓄公司十七屆董事(1962年)、中國財政學四届理事(1962年)、中國廣播公司19屆董事(1975年)。


1972年自政大退休。2004年辭世,享嵩壽91歲。

著作

  • 《新社會經濟學》(譯);1940年7月;中國合作圖書社
  • 《合作金融要義》;1946年10月;合作評論社
  • 《中國農業經濟問題》;1946年10月;上午印書舘
  • 《比較合作社法》;1947年6月;中國經濟書刊社
  • 《經濟學原論》;中國經濟書刊社
  • 《財政思想史》;1955年4月《財政思想史》;1962年;臺北:三民書局有限
  • 《經濟思想史》(譯);1955年6月;臺北三省書店
  • 《財政學概要》;1965年;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 《財政學原理》;1982年10月;三民書局
  • 〈會計師在稅務稽征上應有的任務〉刊名:《實用稅務》,50期;1983年7月;實用稅務出版社
  • 〈防止逃稅、漏稅與革新稅務風氣〉刊名:《實用稅務》,69期;1984年5月;實用稅務出版社
  • 〈營利事業所得稅改進途徑之舊話新說〉刊名:《實用稅務》,76期;1984年8月;實用稅務出版社
  • 〈公共財淺釋〉刊名:《華信金融季刊》,6期;1990年9月;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略申三民主義的社會安全制度之要諦〉刊名:《保險專刊》,17期;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 〈使用者付費原則之概念及其適用〉刊名:《保險專刊》,21期;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 〈經濟思想之發展〉刊名:《保險專刊》,31期;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 〈華格納的社會政策與財政理論〉刊名:《保險專刊》,32期;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 〈成本效益分析之實用可能性及其問題〉刊名:《保險專刊》,35期;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 〈企業上之成本效益分析能否適用於政府的公共投資〉刊名:《華信金融季刊》,4期;1990年8月;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7]

軼事

在政大草創初期,張則堯也是校園規劃資金籌劃的重要推手,張奶奶(張教授妻子,梁錫純)記憶中,張教授曾李國鼎先生積極籌備、規劃、設計、興建政大至今猶存的多功能大禮堂四維堂,如今,四維堂與政大眾多創校初期蓋的志希樓(前圖書館)、天放果夫樓等皆為連結政大過往歷史的象徵,張則堯盡心之功,可以一書。[8]

大事記

年份 大事記
1913年 11月:出生於江西省餘江縣
1931年 9月:進入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
1935年 6月: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

9月:進入日本明治大學研究院

1937年 6月:日本明治大學研究院畢業

12月:任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視察

1938年 11月:卸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視察

12月:任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專員負責設計

1940年 1月:卸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專員負責設計

2月:任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主任負責合作行政

1942年 8月:卸職江西省農村合作委員會主任負責合作行政

9月:任職江西省合作事業管理處科長負責合作行政

1943年 10月:卸職江西省合作事業管理處科長負責合作行政

6月:任職江西省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負責主辦全省合作業務 11月:任職江西省政府財政廳專員

1944年 2月:任職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教授

7月:卸職江西省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負責主辦全省合作業務 10月:卸職江西省政府財政廳專員、任職江西省物價管制委員會副主任協辦全省物價管制

1945年 9月:卸職江西省物價管制委員會副主任囊辦全省物價管制
1946年 2月:卸職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教授

3月:任職社會部合作事業管理局專員負責局長室工作 11月:卸職社會部合作事業管理局專員負責局長室工作 任職中央合作金庫指導專科科長負責合作指導

1947年 10月:在社會部合作事業管理局專員任内銓敘部登給甄資聘學1041號證書
1950年 8月:擔任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教授兼財政科主任
1951年 8月:進入革命實踐研究院十四期別

9月:革命實踐研究院十四期別畢業、革命實踐研究院豐政單幹部聯合作戰研究院

1952年 9月:任職中國合作事農協會理事
1953年 7月:任職中國合作事農協會總理事
1954年 9月:私立東吳大學兼任教授
1955年 9月:中國農村經濟學會第一屆理事、中國合作事業協會第八屆理事
1956年 1月: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合作戰聯合作戰研究班第三期經濟組研究院結業

8月: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

1957年 7月:中國合作事業協會九屆理事
1958年 7月:任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教授兼主任

8月: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 9月:特種考試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典試委員

1959年 2月:1959年度郵政人員升等級試典試委員

8月:私立銘傳女子高專財務學教授

1960年 2月:1960年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考試典試委員、國軍退除級官兵試業輔導會研究廳長會委員
1961年 10月:中國財稅研究會二屆帝務理事
1962年 4月:年度合會儲蓄公司十七屆董事

8月:1962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典試委員 10月:中國財政學四届理事

1963年 9月:任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所教授兼所長
1964年 卸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主任
1968年 5月:發表健全稅務行政應列

11月:行政院台灣北區區域建設委員

1969年 7月:財政部顧問
1970年 1月:任職財稅人員訓練所所長
1972年 卸職國立政治大學財稅系所長

8月:第5屆考試院考試委員

1974年 2月:考試典試委員長、1974年特種考試第一次河海航行人員考試、1974年特種考試第一次引水人考試、1974年特種考試驗船師考試既63年特種考試漁船船員考試委員長、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第十届中央委員會黨務顧問
1975年 6月:中國廣播公司19屆董事

10月:1975年第三次河海航行人員考試暨特種考試第二次引水人考試典試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第十一届中央委員會黨務顧問

1976年 11月:1976年特種考試第三次河海航行人員考試暨特種考試第二次引水人考試典試委員長

1976年特種考試軍法人員考試典試委員長

1978年 8月:第六届考試院考試委員
1979年 4月:1979年特種考試司法行政部調查局調查人員考試典試委員長
1981年 2月:卸職財稅人員訓練所所長
1982年 8月:1982年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暨國際新聞人員考試典試委員長
2004年 去世

連結